商業創新系列三:評估與測量創新

所有管理議題都必須建立在所管理的內容是可量化和評估的基礎上,創新也不例外。而創新這件事有三個層面需要能夠被量化和評估:第一是一家公司的創新條件或創新基礎的好壞,二是創新內容是否值得投資,三是創新內容是否有得到預期的ROI。

商業創新系列二:創新的十種類型

創新不是憑空而來的,沒有太多是突然發生的新事物。多數時候,創新的發生是過往一點一滴的進步積累出的成果。所以創新的關鍵真的不在於是否有新的發明,更重要的是,你是否看到了在其他人提供的條件之上,挖掘出新價值的機會。

屎圈風雲(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)

有個想法很多、能言善道的人,他叫Mr. Bee。他拉的屎很臭,但他很不服氣,他自己覺得他的屎很香。他也一直在想要怎麼讓人家覺得他的屎很香。他想,以前鬱金香都能被哄抬成可以投資的東西,我的屎也可以!他在2009年開始逢人就推廣他的屎,他把他的屎叫“B屎”,他說,“這是屎的未來,是要能改變金融的屎!”

商業創新系列一:創新為什麼就是那麼困難?

創新是當前商業環境裏一個重要的話題,相信沒有任何一家企業的經營者會說創新對他不重要。但創新不是一件容易實現的事情,同時,許多企業沒有認真在激發創新,或是根本不具備創新的條件。總之,在我多年做企管諮詢的經驗裏,客戶探索創新的嘗試往往是失敗的。

Elon Musk再次改變主意,但買下Twitter能成功把它改造成一個超級應用?

美國矽谷那些互聯網大佬們看著騰訊把微信做成了這樣如此驚人的“super app(超級應用)”,其實早就羨慕的不得了。說真的,微信的根本是個聊天軟件加上電子支付、資訊流和身份識別系統,其他所有的功能都在建立在一個開放平台之上,自己來做或者接入第三方。也難怪Musk覺得Twitter也又機會進化成一個super app。

從Apple發佈會看Smartphone的未來

Smartphone這個產品,不論是那家出的,真的也是遇到了瓶頸,還要有什麼創新真的不容易。現在的晶片那麼強大,就是低端手機的性能也夠大部分人使用。更不說,其實發展到今天,我們拿手機做的大部分事情並不是主要依賴硬體提供出來的功能,更多是手機上跑的互聯網服務,是軟體。而這些互聯網服務,基本上所有smartphone都能跑,晶片夠強、網速夠快,就沒有什麼差異。

再談台灣零售業者發展支付服務

看到遠見雜誌採訪全聯總經理蔡篤昌的文章,他說“全聯從PX PAY第三方支付走到電子支付,目的是提供消費者更方便的服務與優惠,更重要的是為全聯帶來更多新的會員。”但為全聯開拓新的客源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性,自己掌控支付會是一個好手段嗎?我表示懷疑…

統一收購台灣家樂福

統一旗下的7-11在台灣有46.5%的市場份額,遠大於第二名的全家。即將被收購的家樂福在超市的部份遠不能跟全聯比,但量販的部份是業內第二名,僅次於老大Costco。藥妝類的康是美僅有6.5%的市場份額,排名第三,落後寶雅和屈臣氏。電商領域的博客來,雖然早已不只賣書,但規模較小,可忽略不計。